新作 | “樂學大院”的空間模式 - 寧波市江北區甬江實驗學校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序 | Preface
	
 
甬江實驗學校位于寧波市江北區是一所54班九年一貫制學校, 學校東至梅竹路,南至聚興西路,西至石臺路,北至徐江岸路,總用地面積約34484㎡,總建筑面積約28417.83㎡。
	
	
▼西北角鳥瞰

	
	
▼東側鳥瞰
	
	
 
	
 
	
 
空間模式 | Spatial Mode
	
 
在素質教育的當下,學校教學的目的已經不僅僅在于傳業解惑,更重要的是激發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使其可以樂學其中。因此傳統的教育中相對獨立的,單功能的教學空間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教育中越來越強調的學科互相融合,注重生態性、體驗性的復合型空間需求。基于這樣的思考,在本項目中設計提出“樂學大院”的空間概念模式。
	
 
▼“樂學大院”的空間概念模式
	
	
 
	
 
▼室外小劇場
	
	
 
	
 
	
 
所謂“樂學大院”,簡單來說,校園既是“學園”也是“樂園”,即幫助學生可以更好地從課堂獲取知識,同時,通過靈活多樣的功能設置以及多維度的空間設計豐富學生課堂內外的活動,鼓勵學生互動交流,賦予學生社會性,就像一個學習的綜合體一樣。
	
	▼操場視角
 
	
 
	
	
 
從建筑空間的角度,“樂學大院”的模式有兩個重要的條件:一是通過“自成天地”的圍合,有效地避免外界干擾,圍合成的空間產生的穩定感,從而帶來空間上的歸屬感;二是將公共性最大化,使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共享和校園活動空間的最大化拓展,以此成為激發校園活力的源泉。本案的大院手法正是通過將建筑的功能實體布置于基地邊界,進而圍合出內部最大面積公共空間。這一模式與下圍棋類似,用最少的建筑功能體量圍合出最大的公共空間面積。
	
▼頂視
	
	
 
	
 
	
 
總體布局 | Overall Layout
	
教學活動區域,是由以教室及行政辦公等用房圍合成的“大院”,形成了以學生活動為主的內向型空間。南側沿聚興西路為低年級教室。北側沿規劃道路西側為高年級教室, 東側為行政辦公用房。西側沿石臺路為專用教室。這樣既分隔了高低年級教室,又在高低年級教室間起到聯系的作用。教師辦公空間布置原則是靠近各年級教室布置, 方便“教”與“學”直接的聯系。
	
 
	
	
 
	
	
 
▼內院一層視角
	
	
 
	
 
▼內院檐下空間
	
	
 
	
 
▼內院二層視角
	
	
 
	
 
	
 
通過在“大院”中置入大體量公共空間,從而形成以公共空間為核心的校園空間模式。體育活動室置于“大院”內部東側, 靠近體育活動區,并結合形體設置面向跑道的主席臺。圖書館布置在“大院”內部西側, 與體育活動室形成東西向的軸線關系。報告廳與合班教室分別布置在院內西南、西北以及東南方位。食堂設置于東北角下風口。各公共空間之間及教學用房間通過連廊便捷聯系。并且將原來的一個大院分成一大院+四小院,共五個生態院落,避免了“院大而無物,”同時也豐富了空間的層次。
	
 
▼首層平面圖
	
	
 
	
 
▼以公共空間為核心的校園空間模式
	
	
 
	
 
▼二層活動平臺

	
	
 
“大院”在四邊進行退讓,南北兩側分別設置為低年級和高年級主入口,東西兩側則是輔助入口和體育場看臺。同時為了解決圍合空間可能帶來的封閉感,先在體量上將建筑底層架空削減其體量感,又將建筑的四角和四邊打開,以開放交流的姿態面對城市,同時可以滿足門廳,接送,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等公共服務空間的需求。
▼沿體育場人視
	
	
 
	
 
▼體育館
	
	
 
	
 
▼二層活動平臺
	
	
 
	
 
	
 
“折紙”立面 | “Origami” Fa?ade
	
 
立面設計同樣圍繞“樂”的概念展開,以一場折紙的游戲演繹生成,首先將“紙帶”旋轉壓疊,以不同顏色區分內外面,形成自內向外翻折效果,同時將“紙帶”沿建筑四周折在四個外立面上,形成一氣呵成的整體立面效果。大院的內立面采用了同樣的手法折成,并獎室外的樓梯統一在“折紙”體系之中,形成了整體、豐富、有趣的效果。折紙立面賦予了學校以靈動活潑的形象,也創造了時尚優雅的城市界面。
▼折紙”概念示意
	
	
 
	
	
 
	
 
▼內院 “折紙”立面
	
	
 
	
 
▼內院立面日景

	
	
 
▼內院立面局部
	
	
 
	
 
	
 
綠色建筑 | Green Building
	
甬江實驗學校在建筑上采用了了太陽能發電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屋頂綠化系統及透水地面等一系列的綠色建筑技術。同時在建筑外墻、架空層和屋面等均選用了保溫材料,在滿足功能要求、形象要求的同時,做到節能環保、促進可持續發展。
	
▼內院景觀
	
	
 
	
 
	
 
材料參數說明 | Material Description
	
外墻:采用200mm厚陶粒混凝土復合砌塊(900級)(夾芯EPS)及30mm厚無機輕集料保溫砂漿C型。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層或外挑板:采用35mm厚巖棉板。屋面:采用100mm厚擠塑聚苯板(燃燒性能為B1級)。外窗:采用斷熱鋁合金節能窗,窗框材料:隔熱金屬型材窗框,玻璃類型:6透明+12空氣+6透明,玻璃厚度:6+12A+6。
	
▼架空走廊
	
	
 
	
 
▼廊下空間
	
	
 
	
 
▼細部節點
	
	
 
	
 
	
 
	
 
尾聲:“樂學其中,內外兼表”
	
當項目正式啟用的時候,我們也得知,甬江實驗學校受到“樂學大院”的設計理念的影響,在遵照國家課程設置和學科屬性的前提下,對學校的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創新,將課程設置為“品德與健康、語言與閱讀、科學與技術、藝術與審美”四大類,希望以此體現學科共有的價值取向,使得傳統教學中內容差異性較大的學科開始走向融合,讓“樂學”理念真正的貫穿甬江實驗學校的內外。
	
▼操場視角
	
	
 
	
 
這也正是我們一直所相信的——設計一所學校不僅僅是在創造一個實體的建筑空間,更是通過對場所的營造來激發對教育方式以及組織模式的一次新的探索。
	
▼一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