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RDV發布騰訊園區競賽方案,發揮“智慧城市”的綠色潛力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經過兩年的努力,MVRDV于今日發布了騰訊新總部競賽的參賽作品及研究結果。騰訊新的園區設立在深圳前海灣,占地133公頃。設計要求園區形成一個小型城市,包含辦公樓,員工宿舍,商業綜合體,公共基礎設施,學校及會議中心等主要功能。MVRDV的研究及作品呈現了對整個園區建設全過程的通盤考慮。設計團隊以智慧城市的概念整合園區內所有元素,將其形狀模擬為連綿起伏的山脈,并沿基地設置海濱公園。
	
▼規劃鳥瞰
	
	
	
 
	
	
	
為適應其迅猛發展,幾乎是在騰訊現總部海濱大廈剛剛落成,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即開啟了前海灣新總部的計劃。騰訊對新園區的期待一躍至新的層次,設計要求新園區建筑占地面積200萬平方米,能同時容納80000-100000人次的辦公空間,及19000人次的員工住房。
	
	
除了規模巨大,騰訊新園區也對技術層面野心勃勃。基于騰訊,以用戶需求為宗旨,用技術改善生活的宣言,新園區將被建設成為智慧城市示范區,展現城市建設最新技術于改善城市環境中的巨大潛能。
	
	
	
▼騰訊公司發展歷程
	
	
	
▼規劃總平
	
	
	
▼規劃分層
	
 
	
	
	
▼總規參數化設計
	
	
	
MVRDV的最終參賽方案呈現為由100幢建筑構成的綜合網絡,起伏的建筑屋頂采用光伏面板。建筑之間架橋連接,使園區整體形成連綿山脈的意向。園區東側,海濱公園環繞著建筑朝前海灣向外蜿蜒。公園延伸了相鄰建筑的底層面積,形成綠色空間。
	
	
	
▼起伏的光伏板屋頂使園區像山脈連綿
	
 
	
	
 
	
	
▼建筑單體參數化設計
	
	
▼建筑形態
	
 
	
	
	
 
公園中分散排布了園區內的許多公共建筑,包括學校,幼兒園,體育中心及數據中心。公園的最南端是會議中心,也是園區內最重要的建筑。會議中心被設置于前海灣園區入口,外形仿佛山腳下的一塊巨石,將成為代表騰訊全球影響力的標志。
	
	
	
▼海濱公園
	
	
▼騰訊大學
	
	
	
辦公區域中心位置的十字路口是園區“跳動的心”,即信息廣場。這個球狀的空間起始于拐角處相鄰的四棟建筑,顯示著騰訊園區從占用率到碳使用量等一系列日常運作的相關數據。另一個“智慧城市”措施有關于園區內的交通策略:沿場地東側,高速路連接四個地下停車場。園區內保留有自動駕駛汽車及穿梭巴士的道路系統,保障員工及居民能輕松通行。此外,騰訊園區的東西兩側皆有城市地鐵和公交線路,將園區與深圳各地相連。
	
	
▼信息中心即周圍
	
 
	
	
	
“我們騰訊園區的參賽作品試圖向大眾展示,智慧城市亦可以成為綠色城市,”MVRDV的合伙創始人Winy Maas說道:“以園區中心未來感的數據中心為代表,整個園區遍布無處不在的智慧城市元素,身處其中的騰訊員工將被科技感包圍。但同時,園區內蜿蜒的公園僅幾步之遙,綠色空間無處不在,使他們也能隨時感受到身邊的自然。”
	
 
▼可持續性設計,園區被自然景色包圍
	
 
	
	
 
	
MVRDV在設計騰訊園區的同時,進行了針對性的深入研究,以期為現代化的科技園區提供最佳的設計方案。設計團隊為該項目開發了28種不同的總體規劃,并將它們排列成設計“譜系”。隨后從多元的角度依次評析,以求得個各方案中的精華,用來改善最初的概念。“每一個設計嘗試都被編錄,成為設計或維護未來智慧城市的新可能,”Winy Maas補充道:“最終的參賽作品綜合了所有設計嘗試中的經驗,呈現出一個多元,靈活,綠色,動態,開放,適應性強的前瞻性技術園區。
	
	
▼設計方案“譜系”
	
	
▼夜景鳥瞰
	
	
▼項目立面效果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