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美術館 - 武隆·懶壩美術館
作者:gooood谷德設計網 來源:gooood谷德設計網
懶壩美術館是C+ Architects建筑設計事務所為武隆·懶壩國際大地藝術季設計的主展示場館。作為整個展覽活動中最重要的一個建筑,其本身即是一件大地藝術作品。在遠離都市文明的山中,建筑師利用自然中的經驗,通過對大地景觀稍加施工,使人重新注意自然并回歸到自然中去。
▼鳥瞰圖
漂浮在山中的光環
由于美術館的預留建設用地位于一個微聳的山坡上,照顧來訪者處在不同高度時對建筑形體的感受顯得尤為重要。
▼建筑位于微聳的山坡上
▼立面與景觀
為了回應大地藝術的主旨,建筑師設計了一個橢圓環形主展廳,由入口接待、員工辦公、商店和特別展示等4個功能體塊將其托起,并利用山勢消解掉首層的體量感。來訪者無論是從山坡下方仰視,還是在山上的觀景平臺俯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橢圓環形主展廳。整個美術館從不同角度看都像是漂浮在場地中,尤其到了晚上,在照明的映襯下,更像是一個漂浮在山中的光環。
▼庭院
方向感的消除
站在場地中央向四周展望,每個方向都有不一樣的景觀,完全被自然所環繞。因此,建筑師希望將美術館作為風景的延伸,讓來訪者一直保持像在自然地形中可以朝任意方向行走一樣的狀態,即設計一個自由連續的、消除方向感的建筑。
▼自由連續的、消除方向感的建筑
▼來訪者可朝任意方向行走
通過首層功能體塊分隔出的灰空間,人們可以隨意進出中心庭院,如同穿梭于自然之中,模糊了建筑的界限,也減少了其對自然和人的壓迫。建筑師將主展廳內部的剪力墻與展示墻結合在一起,除了可以分隔空間和集成設備管線,更重要的是讓整體結構顯得更加輕盈,消隱的建筑邊界也使展廳獲得了最大限度的連續視野。
▼首層灰空間
▼二層主展廳
▼消隱的建筑邊界使展廳獲得了最大限度的連續視野
▼剪力墻與展示墻結合在一起,使展廳獲得了最大限度的連續視野
▼樓梯
▼二層視野
自然、建筑和人的互動
美術館作為非日??臻g的代名詞,藝術品和參觀者都被限制在相對獨立的空間里,而懶壩美術館的設計則開放了建筑,讓藝術品、自然和人在同一場景中共存。
▼藝術品、自然和人在同一場景中共存
▼建筑外觀
▼玻璃幕墻立面
橢圓環形主展廳使用了大片的玻璃幕墻,人們在欣賞大地藝術作品的同時,可以從360度方向感受山中風景,趕上起霧的天氣,如同漫步于云霧中,更能夠獲得完全置身于自然之中的體驗。參觀者來到中心庭院參觀、休憩時,會發現橢圓環形的建筑邊界把天空風景限定在一個固定的畫框里,好像一件大地藝術作品。
▼來訪者可以從360度方向感受山中風景
▼云上的美術館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節點剖面******圖
項目信息:
設計方:C+ Architects建筑設計事務所
主持建筑師:程艷春
設計團隊:薄忱、曹鵬飛、陳律名、劉見龍
結構設計:張錦斌、湯理達
項目類型:文化建筑
時間:2018年3月- 2019年8月
地點:重慶
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
.END.
注:本文轉載自gooood谷德設計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